产品中心 / products

隆黄1819

审定编号:国审玉20206247

品种名称:隆黄1819

特征特性:西南春玉米(中低海拔)组出苗至成熟119.7天,比对照渝单8/中玉335晚熟1天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浅紫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87厘米,穗位高109厘米,成株叶片数20片。果穗锥到筒形,穗长18.7厘米,穗行数1420行,穗粗5.1厘米,穗轴白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,百粒重32.4克。接种鉴定,中抗灰斑病、纹枯病、南方锈病,感大斑病、茎腐病、穗腐病、小斑病。籽粒容重742/升,粗蛋白含量10.37%,粗脂肪含量4.40%,粗淀粉含量76.82%,赖氨酸含量0.32%。西南春玉米(中高海拔)组出苗至成熟127天,比对照渝单8/中玉335晚熟0.8天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浅紫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81厘米,穗位高110厘米,成株叶片数20片。果穗锥到筒形,穗长18.6厘米,穗行数1420行,穗粗5.2厘米,穗轴白色,籽粒黄色、半马齿,百粒重32.3克。接种鉴定,中抗灰斑病、纹枯病、南方锈病,感大斑病、茎腐病、穗腐病、小斑病。籽粒容重743/升,粗蛋白含量10.18%,粗脂肪含量4.74%,粗淀粉含量76.26%,赖氨酸含量0.32%

产量表现:20182019年参加西南春玉米(中低海拔)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603.5千克,比对照渝单8/中玉335增产9.19%2019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65.1千克,比对照中玉335增产8.19%20182019年参加西南春玉米(中高海拔)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641.7千克,比对照渝单8/中玉335增产7.22%2019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32.8千克,比对照中玉335增产8.45%

栽培技术要点:西南春玉米(中低海拔)区域:3月底至4月底播种;每亩种植密度25003000株;具体根据肥水条件和光温条件不同进行适当调整;在肥水管理上,以促为主,施足底肥,基肥种类以腐熟农家肥、复合肥、普钙和氯化钾为主;及时防治病虫害;成熟后适时收获。西南春玉米(中高海拔)区域:3月底至5月底播种;每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,具体根据肥水条件和光温条件不同进行适当调整;在肥水管理上,以促为主,施足底肥,基肥种类以腐熟农家肥、复合肥、普钙和氯化钾为主;及时防治病虫害,注意防治大斑病、茎腐病、穗腐病、小斑病;成熟后适时收获。
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西南春玉米(中低海拔)区的四川省、重庆市、湖南省、湖北省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、平坝、低山地区,贵州省黔南州、黔东南州、铜仁市、遵义市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(与广西接壤的低热河谷除外),广西桂林市、贺州市;西南春玉米(中高海拔)区的四川省甘孜州、阿坝州、凉山州等海拔8002200米的地区;贵州省贵阳市、毕节市、黔西南州等海拔11002200米地区;云南省中部昆明、楚雄、玉溪、大理、曲靖、昭通、临沧、德宏等州市海拔10002200米地区种植。